货币性资产的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sddy008 理财百科 2022-09-21 138 2

货币的内部结构,1、广义货币的内部结构。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M\-MQ和准货币以这三者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知,消费者或居民的消费需求、预防需求和投资或(和)投机需求都形成了对流通中现金的需求,货币市场的利率会调节对流通中现金的需求。

因此可推测,若假定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化相对较小,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致,则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消费者对流通中现金的需求将会形成较高速度的增长。

2、金融机构存款主体的构成分析。货币性资产的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关于货币性资产的内部结构构成中,还有另一个指标即金融机构存款性主体的变化也具有很好的宏观经济分析意义,因此我们对该指标进行数据的统计性分析。

由于非货币性金融机构吸纳的存款占比很小,因此不将其纳入分析之中。同样为表格填写的方便,将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简写为金融存款,将存款主体依次分为储蓄存款(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事业存款(即企事业单位存款)和财政存款。

财政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在1990年为2.83%,从1995年开始有所下降,到1999年下降到1.96%,2000年有较大增长,回复到1999年的2.83%,虽在2001和2002年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2%以上,从2003年开始不断小幅度增长,到2009年达到了3.7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企事业单位存款和财政存款加和的比例,1990年为0.89左右,也即是说,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只是企事业单位存款和财政存款这两项存款的89%,因此在1990年,企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是中国主要的储蓄主体。

到1994年,这个比数增长到近1.19,直到1998年均处于增长的通道上,到1998年达到约1.42,但1999年下降到了1.38左右,此后一直处于下降的过程中,到2009年下降到了约0.920这说明,自1999年到2009年,作为主要储蓄主体的城乡居民,其主体地位在逐渐被削弱。

债券市场的内部结构。关于债券的内部结构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分析中可知,企业债和金融债券的发行量在从1990到2009年这20年间保持着快速增长,而国债的发行量在呈现更快的增长速度。

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的发行以高于贷款增速的速度快速增长,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而银行金融机构的地位则相对下降。

但在中国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发行市场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特别是大型央企和四大国有银行发行的债券占有发行比例的绝大部分,而其他形式的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发行资格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因而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比例很小。这些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途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或民间金融渠道。

同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债发行的高速增长说明的是国债不仅仅是国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手段,也表明它已经成为政府可用以调节和管理债券市场的一种工具。

股票的内部结构,1、不同股票市场的筹资额比较。中国股票市场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1年,累计筹资金为51亿元,1992年由于B股的发行,当年筹资金额大幅增加到95亿元,也许由于1992年发行的B股增加了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

1993年当年A股市场筹集的资金达到了276亿元,B股继续发行,而H股、N股也相继发行,中国股票市场开始了国际化进程的初始步伐。

从1996年开始,中国股票市场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到2009年,A股市场共筹集资金26434亿元,B股市场为中国企业筹集了384亿元资金,而H股和N股市场则为中国企业筹集了高达9830亿元的境外资金。

从总体上说,中国股票市场在1980年代中期到2009年的约25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飞速进步,无论是从规模、管理和监管的规范性等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发展,并且可以相信,尽管中国的股票市场现在还仍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投资者的渐趋成熟,中国股票市场将会日臻完善。

2、股票市价总值与股票筹资额。在理论上说,若市场是有效的,股票的市价总值与股票筹资额之间的比率关系,不仅能反映所投资的股票的成长性,还能够反映出股票市场的理性化程度。因为在一个有效和理性的股票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是由公司的获利能力所决定的。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上,股票的市价总值与股票筹资额的比率越大,就说明发行股票的公司经营业绩越好。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来说,从经验上判断,中国的股票市场应存在着非理性的成分,或者说中国A股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存在投机性泡沫,因为反映中国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主要价格指数——上证综指的变化即使在事后也确实让投资者看不清和弄不懂。

但单单分析上证指数或将上证指数与世界其他主要股票价格指数进行对比似乎并不能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成分。因此选择将中国A股市场股票和向境外投资者发行的B股股票的市价总值与股票筹资额之间的比率进行对比,并以此来说明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

由于B股股票在1998年以后的发行量已经很少,而且发行时间也不连续,所以选择从B股发行的1992开始到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但将A股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延长到2009年,并以前期数据的对比结果来分析1998年以后的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非理性成分。

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上海和深圳两地A股市场的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之间的比率在3.48和7.23之间波动,平均值为5.53;而相同时期B股市场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之间的比率在0.67和2.58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52;中国A股市场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之间的比率是B股市场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之间的比率的4.1倍。

换句话说就是,若一个投资者分别在中国的A股市场和B股市场上以1元人民币购买了在经营能力、获利能力上大约相同的两个公司的1股股票,那么约7年后,当初在中国A股市场上购买的股票能以5.53元的价格卖出,而在B股市场上他只能将股票以1.52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

也就是说,中国A股市场上股票的成长性是B股市场的4.1倍左右。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论在A股市场还是B股市场上市,它们在上市之前所接受的审核程序是相同的,因而他们在经营能力、获利能力等方面接受的考核标准是相同的。

因此可以说,股票价格成长性的这种差异是不能用两个公司的不同获利能力来解释的,那么可能的解释就是参与两家公司股票的交易者不同。

由于B股股票是由境外投资者用外汇购买、转让、清算和交割的,因此他们的交易行为更符合成熟资本市场的操作规范,投资的理性化程度更高,同时他们也不会受到中国政府部门关于股票市场相应政策的影响,更不会受到那些有违股市公平交易原则的行为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A股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相对于B股市场来说是存在泡沫的。

而从2000年到2009年,股票市价总值与筹资额比率的波动范围更大,从2005年的最低值2.3891到2007年的最高值11.7470,相差近5倍。所以这几年来,中国的股民们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

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程度

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程度的指标选择。经济的证券化程度即指金融经济中的有价证券与国民财富的比例关系,它反映的是经济发展对有价证券的依赖程度。在我国,有价证券主要包括股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以及保险非收入等。

由于在近年来的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迅速上升,而其他形式的有价证券相对于股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的变化要缓慢和平稳得多,因此在的分析中主要分析股票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语

中国自1991年以来股票市价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进行了考察,同时还将表示中国股票价格变化的主要价格指数上证综指的变动情况与该比例进行了对比。

举报/反馈

评论

精彩评论
2024-09-06 13:10:48

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说服力强。http://qb7l.zhongguoshangqing.com